今天520,輿論焦點乃總統就職周年,對其他憲政機關和政黨來說,意義卻變得淡薄。今年馬總統選擇到台中向學生發表就職周年談話,題目是「傾聽青年心聲,實現世代正義」。雖然也有未來施政宣示的意味,但主題全放在處理「世代正義」的民怨,對照馬總統僅剩兩年的任期,難道重點只有「青年政策」一項?

總統就職周年,當然應交出成績單,但更重要還是國家願景,用庶民的話來說,就是能否「明天會更好」。以美國為例,每年一月底左右,總統就職滿周年,政壇的盛事是總統到國會發表未來一年施政重點的「國情咨文」。總統發表國情咨文時,不僅參眾兩院議員全部出席,眾議院議長和副總統也會站在總統身後。這一刻,不僅是總統對國會提出施政計畫,爭取支持,更象徵行政、立法兩權向全民宣示「團結在憲法下」。

今年歐巴馬的國情咨文,主題雖然是經濟,但內容觸及反恐、外交政策、縮短貧富差距、健保改革等重大議題。依照往例,在野的共和黨也對歐巴馬的國情咨文發表看法,不會手下留情。兩院團結在憲法旗幟下的同時,朝野政黨各自展現分工的憲政義務與責任,以示制衡功能。

台灣並無「總統每年向國會發表國情咨文」的傳統,因此每年520,朝野總是陷於各說各話的口水戰。今年總統對青年學生談話,好像政策推動與國會無關,520不過是總統唱獨角戲而已。這兩天引發國人關切的「假農民啃老農津貼」議題,引發農委會主委陳保基之怒,正凸顯出,政策出了行政部門,卻卡在立法院的困境。而近日民進黨批評馬政府的重點,只會擴大綠卡話題,顯然黔驢技窮。

當然,以立法院當前氣氛,就算馬總統願意到國會提出「年度國情咨文」,也難保不會遭遇在野黨「為反對而反對」的杯葛,最後落得畫虎不成反類犬、自取其辱的局面。民選總統的誕生,在中華民國憲法上本應是別具意義的日子,但現在的520變成總統唱獨角戲,在野黨冷眼旁觀。馬英九個人榮辱不重要,但何忍讓台灣的民主「斯人獨憔悴」。
22EA4D085D525944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diswol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